最“湖南”的江西城市,为什么是它?
▲ 武功山高山草甸,“煤城“的绿色名片。摄影/石耀臣
江西以西
一抹自然绝色
一座英雄之城
2018年初,一首方言说唱火爆萍乡人的朋友圈,当地的嘻哈年轻人在歌里唱道:
“打得粗 耐得烦 是萍乡人大度
恰得亏 霸得蛮 是萍乡人态度”
乍一看,“耐得烦““霸得蛮“不是对湖南人的描述嘛,且这熟悉的“塑普”,还挺像长沙方言的。所以,歌词里提到的萍乡,是在湖南?
No no no,她是湖南的隔墙邻居,一个浑身“湘”味儿的“江西老表”。
▲ 依山傍水的芦万武旅游公路,通向武功山。图/视觉中国
湖南与江西,自古是亲戚兄弟,长得也很像:南北走向,三面环山,北临长江。湘赣两江北上汇于大湖,一个洞庭,一个鄱阳。湘赣交界处的罗霄山脉,给兄弟俩做了“自然式”分家。在山脉北端,有一块“咽喉之地”,三面环山,中部丘陵起伏,赣江与湘江的支流分道扬镳。萍乡,就位于这里。
▲ 萍乡,湖南的邻居,江西的“西大门”。 制图/monk
赣语、湘语在这里杂糅,最西边的区以“湘东”命名,距离最近的湖南醴陵不到30公里。从萍乡到长沙的路程,不及去南昌的一半,从长沙黄花机场转乘高铁到达萍乡北站,也只需半小时。难怪,萍乡与湖南总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。
两省交界处总能长出“奇葩”,很难用一个词语定义,毗邻陕西的山西运城、靠近四川的陕西汉中皆如此,萍乡也算是一个:晚清志士眼里的洋务运动“发动机”,革命先辈心中的工人运动圣地;黑煤炭之都、红领巾之城;在吃货嘴边热烈翻滚的辣火城市,在雨水中自由呼吸的海绵之城......
▲ 武功山上,五彩斑斓的帐篷排排坐,驴友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。图/视觉中国
数百年间,萍乡的城市版本多次“更新”,不过,在烈日炎炎的盛夏,所有看向萍乡的视角找到了“最大公约数”:想避暑?去武功山总不会错!
经典电脑桌面
“复制粘贴”到了武功山
萍乡是江西的“西大门”,武功山算是萍乡的“东大门”。初次登上武功山的人,大概都会有这种既亲切又熟悉的感受:蓝天、白云、芳草地,这不是以前经常见到的Windows经典桌面吗?
▲ 武功山草甸,想不想躺上去打个滚?摄影/石耀臣
那桌面自然不是在武功山拍的,但武功山能悉数还原,360°全场景立体呈现出来:主峰白鹤峰海拔1918.3米,云海缭绕;海拔1600米以上,高山草甸绵延不绝,宛如“天上草原”;白天鲜花遍野,晴空万里,夜晚星空璀璨,近若咫尺。
日出日落“如金在冶”,蒸腾云海“浓勃奔驰”,在武功山不仅能饱享如此绝色,还能沉浸于“清凉国”中:全山植被覆盖率高达81.6%,林木森郁,年平均气温14—16℃,最高温度23℃,天然的避暑胜地。
▲ 武功山的云海与日出,宛如仙境。摄影/石耀臣
峰、洞、瀑、石、云、松、寺,汇聚七大景观于一体的武功山,在户外运动界素有“北太白、南武功”之称。经历过的驴友都说,要是没点“武功”,来武功山怕是要遭罪的。当然,武功山的壮阔景色不会亏待每个不怕累的人,四百年前,地理学家、知名驴友徐霞客,就在武功山留下“不几谓武功无奇甚哉”的感叹。
▲ 武功山白鹤峰上的道观,巍然伫立。摄影/陈家二少,图/图虫·创意
除了养眼的自然美景,武功山还有深厚的人文底蕴。“衡首庐尾武功中”,历史上的武功山曾与衡山、庐山并称江南三大名山。魏晋以来,武功山被道佛两家择为修身养性之洞天福地,明朝时香火达到鼎盛时期,山南山北所建庵、堂、寺、观达100多处。
在主峰白鹤峰(金顶)上,有1700余年历史的江南古祭坛群,沿山势而建,采本地花岗岩堆积而成,气势磅礴,以一种神秘的威严注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。
▲ 江南古祭祀群,金光照耀下屋宇斑驳。摄影/肖南波
武功山脚下,萍乡同样“武功”非凡。森林覆盖率达67.25%,湿地保护率76.07%,名列全省第一。明亮整洁的城市,传统能源产业改头换面,新兴电子科技落地生根;“阳光花海”般的乡村,容得下艺术区,住得进藏书楼......
这些,都是一座“烟煤之城“重生的故事。
煤城萍乡?
不,是美城萍乡!
萍乡,扼吴头楚尾之地。相传,春秋时期楚昭王渡江得萍实,大如斗,红如日,甜如饴,孔子说,这是吉祥的象征,只有成就霸业的人才能得到它。从此,这片土地便称为“萍实之乡”。几千年来,萍乡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,却也寂寂无名,直到近代洋务运动才大放异彩——中国近代钢铁工业起步的见证地,南方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,曾经首屈一指的“江南煤都”。
▲ 莲花县的光伏发电基地,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的“萍乡蜕变”。图/视觉中国
百年之间,萍乡经历了三次“更新迭代”,从朴实粗犷热诚的工矿基地,到今天秀丽多姿的江南山水美城,跨度巨大,倒也凝练成近代中国变迁的缩影。
▲ 我国近代工业分布与汉冶萍范围。 制图/莫奈
▲ 萍乡煤矿的井口——总平巷,工人上下班及煤炭运输的总巷道。 摄影/谭昊
▲ 旧时期的萍乡煤矿及工人,这里孕育了最初的红色革命。 图/视觉中国
▲ 位于萍乡安源镇的路矿工人纪念馆。 摄影/摄影师天涯,图/图虫·创意
▲ 萍乡市区的秋收起义广场。摄影/肖南波
曾经的“江南煤都”,煤炭资源走向枯竭。2008年,萍乡和景德镇一起,被列入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。最初,她和其他老工业城市一样,在经济、财政上,依然严重依赖煤炭采选、煤化工、冶金等资源型产业,“灰蒙蒙、黑糊糊,连河水也是脏兮兮”,生态环境越来越差,水质污染严重。
在经济上,黑(煤炭)、白(陶瓷)、灰(建材)、红(花炮)、金(冶金)五大传统产业“洗把脸,换上干净衣服“,摇身一变,与现代接轨,实现了机械化绿色生产;再打开大门,欢迎深加工制造业在萍乡落地,新旧产业交错联结,老工业城市的名片焕然一新。
▲如今的萍水河与萍乡市区,水清天蓝,绿意盎然。摄影/肖南波
吴头楚尾的萍乡
可“赣”也可“湘”!
▲ 萍乡上栗小枧傩庙,威严的傩面具。 摄影/卢文
▲ 萍乡傩戏,祈福消灾。 摄影/肖南波
▲ 傩文化早已深入萍乡人心中,小朋友也不害怕。 摄影/肖南波
▲ 萍乡米面馆,蹲在街头也要吃完的家乡美味。 摄影/肖南波
▲ 萍乡槎菜炒粉,辣是萍乡最重的底色。 摄影/肖南波
▲ 莲花血鸭,比湖南血鸭更辣上一层。 摄影/肖南波
▲ 萍乡小炒肉,大概是萍乡人最留恋的家乡味道了。 摄影/肖南波
▲ 萍乡随处可见的古樟树,保存着萍乡的传统记忆,见证着萍乡的现代蜕变。 摄影/肖南波
- END -
图片编辑 | 奈福
-招聘-
地道风物长期招募伙伴,如果你喜欢和认可我们的内容,欢迎加入我们。除内容编辑外,还有设计师、剪辑师、电商运营等岗位,后台回复“招聘”详细了解。
— 点击下方图片,跟着风物君看中国 —